中国的饮茶文化,除了茶好、水好,茶具也不能随意。在唐朝陆羽的《茶经》中,就一口气提到“二十四茶器”,分别为:风炉、筥、炭挝、火策、釜、交床、纸囊、碾、罗合、则、水方、漉、瓢、竹筴、鹾簋、熟孟、盏、畚、札、涤方、渣方、巾、具列、都篮。按《茶经》中的划分,这些茶器分别用于生火、煮茶、烤茶、碾茶、量茶、分茶、取水、盛水、滤水、盛盐、取盐、饮茶等。
在中国古代,“茶器”和“茶具”是分开的,两者的用途和范围并不相同。其中,“茶具”是指用于采茶、蒸茶、成型、干燥、封藏和记数的用具,这和现在所称的“茶具”基本上没什么关系。即便是《茶经》中提到的“二十四茶器”,也只有一部分符合现在茶具的定义。
曾有人说,“水为茶之母,器为茶之父”。自古以来,中国人对茶具就非常讲究。以《茶经》中提到的“盏”为例,陆羽就不厌其烦地列举了当时制造“盏”这种茶碗的制造地、特点和优劣之别。据《茶经》记载,当时制造茶碗的地区有浙江的越州、婺州,湖南的岳州、鼎州,安徽的寿州,江西的洪州,河北的邢州等。由于烧制工艺和制作风格的不同,各地所产的茶碗有淡青、黄、白、褐等釉色之分。
经过考察品评后,陆羽认为:“邢瓷之白,寿瓷之黄,洪瓷之褐”,都会掩盖茶汤颜色,“悉不宜茶”;浙江越州窑烧制的淡青色茶碗,能与绿色的茶汤相映生辉,所谓“半瓯青泛绿”,能够达到“益茶”的效果。更让陆羽赞不绝口的是,越瓷的外观造型也特别适合饮茶,其“口唇不卷,底卷而浅”,大意是:越州茶盏造型内敛不外翻,茶汤不易外溢;而底稍翻,易于端持,是绝佳的饮茶用具。
明朝以后,因为明太祖朱元璋下诏废团茶、改贡叶茶,泡茶成为饮茶主流。此后,各种茶具也日渐定型,比如官场上的盖碗茶、茶馆用的大茶壶、老百姓喝的大碗茶等,都和现在相差无几。而且,明清时期的茶具也主要以瓷器和紫砂为主流,这和现在也没有什么大的分别。
来源:海南日报,信息贵在分享,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